首页 资讯 正文

扬帆新征程 安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

体育正文 78 0

扬帆新征程 安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

扬帆新征程 安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

着眼公平优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shídài)新人 我市以(yǐ)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强省会行动 教育是国之大计(dàjì)、党之大计。作为(zuòwéi)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教育承载着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希望。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市,是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de)(de)奋斗目标。围绕(wéirào)这个目标,全市上下保持优先发展(yōuxiānfāzhǎn)的定力、增强改革创新的勇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gēnběnrènw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把公平和优质的要求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fāngfǎ)、治理现代化,着力构建顺应发展大势、契合人民期盼、体现功能定位、彰显省会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举全力建设教育强市,为纵深(zòngshēn)推进强省会行动(xíngdòng)、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培养(péiyǎng)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péiyǎng)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市的核心课题。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shǐmìng),着力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xīngéjú),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mínzú)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我市各校着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融入(róngr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shèhuì)实践教育,推动习近平新(xīn)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更多“大思政课”品牌,教育引导学生立报国(bàoguó)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dāndāng)奋斗者。 4月2日(rì),兰州市城关区宁兴小学联合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以“抗战烽火中的少年儿童”为主题(zhǔtí),为同学(tóngxué)们带来了(le)一堂(yītáng)别开生面的教育课。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同学们“穿越时空”,感受同龄人在国家危难时不惧(shíbùjù)危险、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感受先烈的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积极响应‘清明祭英烈(yīngliè) 重走长征路’——城关区中小学‘行走(xíngzǒu)的思政课’主题活动的号召,联合兰州‘八办’组织开展了这次红色宣讲活动。希望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引导孩子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宁兴小学办公室副(fù)主任董宣告诉记者。 “兰州(lánzhōu)牛肉面,那(nà)可是咱兰州的招牌,别看食材简单(jiǎndān),味道那叫一个绝(jué)。这面传承(chuánchéng)了百年,味道一点儿没变。”在兰州市第八中学“RUN CLUB”英语社团中,学生们一边动手制作一边品尝,用流利地道的英文和热情生动的描述,介绍着家乡兰州的代表美食——兰州牛肉拉面。 据社团(shètuán)导师张芳老师介绍,该社团是学校“一体(yītǐ)三全五维”敬润大思政课程体系“社团+”活动中第一个由基础学科(jīchǔxuékē)教研组倡导开设的文化类社团。社团致力于帮助学生(xuéshēng)提升口语(kǒuyǔ)表达能力和家乡文化自豪感。中山桥、刻葫芦、兰州水车等极具甘肃代表性的故事,成为(wèi)了孩子们(men)讲述分享的内容。校长吕德锋介绍说,在落实强省会行动中,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梳理、凝练、构建、实践具有先进文化底色的“一体三全五维”敬润大思政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fāzhǎn)铺就坚实道路。 新学期开始(xuéqīkāishǐ)不久,城关区左家湾学校开展了“寻农耕(nónggēng)乐趣,悟劳动(láodòng)真谛”放苗(fàngmiáo)劳动实践活动。破塑、放苗、浇水(jiāoshuǐ),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quánshénguànzhù)地趴在塑膜旁,学着老师的样子认真劳作,互相交流,虽然头顶烈日,但是同学们放苗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看着自己放出来的绿苗,孩子(háizi)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放苗实践活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传统农业知识结合,让同学们走出课堂,体验劳动的辛劳与快乐(kuàilè),在实践中感受劳动魅力。 深耕“五育并举”,结合学校实际,以德育铸魂、智育提质(tízhì)、体教融合(rónghé)、美育熏陶、劳动(láodòng)促进,我市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五育”育人之路。以拓展“第二课堂”为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wénhuà)、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lìliàng)根基,深度挖掘(wājué)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兰州特色文化资源(zīyuán),开设红色教育(jiàoyù)、劳动教育等60余类校本课程。同时,积极拓展思政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思政课成为兰州市各学校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记者从市教育局(jiàoyùjú)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35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富有兰州特色的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趣味性及吸引力显著提高,中小学生艺术(yìshù)展演和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青少年体质(tǐzhì)健康(jiànkāng)合格率达到90.85%。 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kuòdà) 基础教育(jīchǔjiàoyù)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市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强省会行动(xíngdòng)实施以来,我市以扩大(kuòdà)城区教育资源五年规划两年攻坚行动为牵引,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不断提升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努力让每个(měigè)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mǎnzú)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在七里河小学中车分校,一年级的赵珂冉与马璟琂说起自己的学校来(lái),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个不停。“学校新”“操场大”“老师好”……最让这两个小朋友开心(kāixīn)的是:“学校的社团活动特别(tèbié)多。” 七里河小学中车分校是(shì)2024年秋季(qiūjì)新学期才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601.73平方米,设有教学班12个(gè),新增学位540个。2024年秋季新学期,附近80个适龄(shìlíng)孩子成为这所小学首批一年级新生。 同样,位于七里河区南滨河中路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万达城附属学校(xuéxiào),也(yě)是一所2024年秋季新(xīn)学期首招的新学校。教室内,书包柜、护眼灯(hùyǎndēng)一应俱全;教室外,环形跑道、体育馆等各类运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完善。 2024年秋季新学期全市有14所新学校首招新生。这是兰州市全力推进扩大城区教育资源(jiàoyùzīyuán)五年规划两年攻坚行动(xíngdòng)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兰州市教育发展(fāzhǎn)对强省会行动的有力回应。 据兰州市教育局(jiàoyùjú)发展规划(guīhuà)(guīhuà)科副科长邢芙蓉介绍,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五年(wǔnián)规划两年攻坚行动实施(shíshī)以来,兰州市教育局采取了“一规一硬三举措”。“一规”是提请市政府印发了《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五年规划两年攻坚行动方案(fāngàn)》,方案对2023-2028年教育资源布局作出了整体安排,计划五年共实施65个项目,预计新增(xīnzēng)学位(xuéwèi)9.6万个,其中2023-2025为攻坚阶段,实施35个项目,预计新增学位4.5万个,截至目前(mùqián)已交付14个学校,新增学位1.98万个。“一硬”是每年将新增8000至1.2万个学位,作为硬任务列入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三举措”是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回收一批学校,有效满足适龄儿童(shìlíngértóng)就学需求。 推进(tuījìn)优质教育资源互惠共享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gōngpíng)而有质量的教育,事关市民的获得(huòdé)感和(hé)幸福感,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使命,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自强省会行动实施以来,兰州市(lánzhōushì)在(zài)教育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名校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更多的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 走进北京八中兰州分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学(jiàoxué)楼、实验楼、图书馆等设施一应俱全(yīyīngjùquán)。自建校以来,依托北京八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北京八中兰州分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力求(lìqiú)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学校(xuéxiào)不仅引入了(le)(le)北京八中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共享了其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让兰州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的教育资源。 八年级十二班的汤熙同学深有感触地分享道:“我(wǒ)们学校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这学期我参加了田径社团,在社团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挥洒(huīsǎ)汗水(hànshuǐ)、收获友谊、提升(tíshēng)技能、磨炼意志,丰富的社团活动,缓解了我在学习上(shàng)的压力,也让我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喜欢在北八兰操场上自由奔跑跳跃的感觉。” 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de)辐射力,是(shì)我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的有益探索。 西北师范大学万达城附属学校副校长王慧超告诉记者,学校与西北师大合作办学(bànxué),目前,小学部暂由敦煌路教育集团托管办学。与它一样,七里河小学中车分校由七里河小学办学,王家(wángjiā)堡小学曦华源分校由王家堡小学办学,润兰之城配建学校初中部为三十五中集团学校,小学部为一只(yīzhī)船(chuán)小学集团学校……这些新学校从开启教育的步伐开始,就以集团化(jítuánhuà)办学的形式,成为(chéngwéi)家长眼里的好学校。 除了义务教育之外,高中的优质(yōuzhì)教育资源覆盖面也(yě)在增大。在强省会行动的强力推动(tuīdòng)下,2024年4月,兰州第一中学(zhōngxué)与(yǔ)兰州市第五中学、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与兰州市第五十中学、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与东城分校、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与新区分校五个优质高中教育集团正式签约。头部学校的带动,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让每(měi)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是(shì)遥远的梦想。 据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赵虎介绍,通过(tōngguò)协调组建5个优质高中教育集团,集团内扩招优质高中学位1366名(míng)。2025年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计划招生新增近1000个,招生比例(bǐlì)提高到50%以上。2024年,全市组建6个市属优质义务教育集团,义务教育集团化覆盖率已达50%,形成了“优质引领(yǐnlǐng)、优势互补、多元协同(xiétóng)”的(de)教育资源格局。 教师(jiàoshī)是立教之本(zhīběn)、兴教之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市重要的(de)基础工作。我市明确,要把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市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zhuā),培养(péiyǎng)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huánjié),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liánghǎo)生态(shēngtài)。 在强省会行动的强力推动下(xià),全市教育(jiàoyù)系统深入推进“金城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计划,完善市、县(xiàn)、校分级研训体系,强化(qiánghuà)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zīyuánpèizhì)。动态调整学校师生配比和教师岗位结构比例(bǐlì),完善教师招聘制度,优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促进城镇优秀教师(yōuxiùjiàoshī)、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jiàoshī)培养计划(以下简称(jiǎnchēng)“国优计划”)是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优化教师培养体系,夯实拔尖创新(chuàngxīn)人才培养根基,兰州市(lánzhōushì)教育局统筹优质(yōuzhì)资源、创新实践(shíjiàn)模式,建立“教育部门—高校—实践学校”三方联动机制,遴选市域内8所优质中小学,涵盖各学段,兼具示范性和多(duō)样性,为参与“国优计划”的高校研究生提供高质量(gāozhìliàng)的教育实践平台,探索校地合作培育(péiyù)高质量教师新模式。同时,以“多课时观摩学习—多学科(xuékē)融通理解—多岗位实践历练—多频次交流分享”的“种子(zhǒngzi)教师”培养方式推进教育实践,除完成听课试讲任务外,组织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行政管理、校园活动等工作中,并(bìng)定期举办“实习生沙龙”“名师面对面”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国优计划”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职前职后培育全过程。 2025年(nián)“国优计划”实施中期座谈会上,学生(xuéshēng)们纷纷表示:“在学校的教育实践经历,让我们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rèài)。”一位参与实践校AI课例分析课程开发的学生说:“能(néng)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培训与实践是优秀教师(jiàoshī)成长的(de)重要平台,而优秀的教师则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领力量。“在(zài)我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潜藏着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身为(shēnwèi)教师,我们肩负着(jiānfùzhe)重大(zhòngdà)使命,那便是以高尚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bǎngyàng),用智慧启迪他们的思维,助力(zhùlì)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教师张辅良坚持甘为人梯的育人理念,始终践行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用智慧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在(zài)37年的(de)(de)教育(jiàoyù)生涯(shēngyá)中,无数个难忘(nánwàng)瞬间深深触动着(zhe)张辅良。在他曾经带过的班上,有一名学生由于(yóuyú)家庭贫困,心思难以集中在学习上,成绩处于班级下游。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辅良立即行动(lìjíxíngdòng)起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这名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帮助。同时,张辅良并未忽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时常与学生谈心,给予鼓励与支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信念。经过三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这名学生回到白银的一所中学任教。她传承着张辅良老师的教育精神,在三尺讲台上继续耕耘,让教育的火种跨越时空在新一代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huólì)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fāzhǎn)的(de)根本动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重在坚持(jiānchí)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fāngshì)、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quánmiàn)提高教育治理体系(tǐxì)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重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引导学生(xuéshēng)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考查,推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基于以上共识,我市各中小学积极实践,探索科学评价体系下的育才理念与路径。 “先拨开叶子,再看看(kànkàn)萝卜的长势(zhǎngshì),123,拔!”5月29日,在(zài)榆中县博雅小学内的开心农场,五年级三班的孩子们正在这里进行劳动课的实践。 新鲜的(de)水萝卜一个个破土而出,孩子们欣喜地分享着收获的快乐(kuàilè)。“脆甜脆甜的,萝卜味儿(wèiér)真浓!”五年级三班的王子封和同学(tóngxué)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收获了满满一筐。她告诉记者:“大萝卜采收,小萝卜让它们继续生长,老师告诉我们(wǒmen)要尊重自然(zìrán)生长的规律。”劳动课上,孩子们亲手种菜,了解蔬菜种植知识,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先画远山,再描近景,注意(zhùyì)画面的(de)层次感。”在沙画创意空间,三年级三班同学(tóngxué)们正跟随着老师(lǎoshī),用指尖的魔力描绘出一幅幅端午节主题的沙画。“我在学校学习沙画已经有两年了,首先跟着老师学习沙画的手法,如扬沙、切沙、铺沙等,现在我已经可以(kěyǐ)独立完成很多作品了。”三年级三班的岳沛瑶告诉记者。 据(jù)博雅小学校长(xiǎoxuéxiàozhǎng)陶武花介绍,学校坚持“儿童即(jí)可能,教育贵唤醒;儿童即善良,教育贵呵护;儿童即创造,教育贵助长”的教育理念。构建了理想课堂教学框架,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xuéshēng)(xuéshēng)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tànjiū)等,让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每天看着孩子们(men)在校园里开心地奔跑、认真读书、积极参与社团课程,真的很欣慰。”陶武花说,“老师们尽心尽力,在授课的同时也不(bù)断提升自己,家长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全力支持,我们倡导努力让(ràng)师生过一种幸福(xìngfú)完整的教育生活,呵护生命成长的温度。” 记者从教育局了解到,我市以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办学(bànxué)制度和(hé)学校(xuéxiào)(xiào)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城关区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七里河区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教育部课程教材(jiàocái)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兰州三十三中、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入选首批(shǒupī)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兰州市被确定为首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shìfànqū),并确定8所学校为省级标杆(biāogān)校。 这些成绩,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努力(lì)的肯定,也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行稳致远(zhìyuǎn)的信心与动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文/图(tú)
扬帆新征程 安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